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看中国品牌,首先第一条是可信的;第二就是完善的,没有瑕疵的,不能是欺骗的。企业也好,产品也好,只有是企业做品牌了,这个企业一定是走正路了,如果是糊弄人的企业不做品牌。再一个,做品牌的企业一定是少承诺多努力的;做品牌的一定是把眼光放长远了,不急功近利的。
    包括企业运营品牌,也是这样的道理,企业可不可以做品牌,以多快的速度做品牌,做品牌有多大,这些东西完全在把握,品牌肯定不是突然之间吹出来的,因为有些不是品牌,就是用广告堆出
  来的名声,它对品牌没有提升。
团队没钱的时候只能你做具体的事情,一帮人起来的时候才能把事情做大,现在就是很累的时候。我是三万块钱注册公司开《前沿讲座》栏目的,当时我也是抱着试一把的心态,我是先生孩子后拿准生证的,但是没拿到准生证之前我一直提心吊胆,所以,我是从农村包围城市。我们评的年度人物也好,品牌人物也好,这都很好,无可争议。
    首先,我们的榜单领域应该扩大一下,比如陶瓷、涂料等也正在出现一些品牌,也值得关注,会有一些品牌诞生。
    第二, 在活动形式上,以行业性、专业性的论坛还缺少,行业性的专业论坛干什么呢?这是合作资源的共享,比如企业有营销公司也好、策划公司也好、公关公司也好,他们之间的对接,我们需要提供这样一个建议。
      第三,针对小品牌,包括很多做企业的人,包括消费者,他们都可能会持反对意见,榜单他采取非正式的发布。对旁但人员的价值评估,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是大牌企业,他如何对中小企业有一个示范作用?包括它的辐射作用有多大,包括它的成长过程,它可能并不是靠品牌、营销等方面成功的,可能是资本运作导致成功的。现在对一些中小企业有什么辐射作用,我们应该有这些方面的考量
    今年的第三届中国品牌节,我也是第一次来参加,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品牌在定义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坐什么样的车,用什么样的化妆品,其实你也被品牌定义,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格,或者是什么样的客观形象。产品同时也被我们消费者定义了,这就是所有从事产品生产的人对品牌关注的一个切入点。
    一个品牌如果在市场上能够生存,包括谈到生存之道,其实应该是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定位的本身。第三届品牌节会议上张瑞敏说了一句话非常好,他说你认识国内的消费者你就是国内品牌,所以,定位本身是一个初级形象。第二个,更多的是整合资源,
  最具影响力、代表力和现实意义的,品牌中国的成功应该说是一个品牌的创造、创新,这件事对我们从事品牌行业的人,不管是以机构,还是人员是非常大的震撼。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提升在不同的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但是应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寻找更多的机会,刚才很多专家提到本届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对我们也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碰撞。我们作为从业者怎么整合这些资源,品牌中国这样一个平台,也是我们做品牌的人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组织,对我们本身的提高和行业的交流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对品牌中国的活动,包括历届的发展规划,空间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期待的,也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交流。
    金融危机以来更加凸显了品牌缺失带来的问题。近一年来,由于国外市场的箫条,我们一些对外企业非常困难,当时政府想能不能在国内市场上扩大点内销?后来发现对接很难,因为代工非常困难,第一个是没有品牌,如果注册商标也需要两三年,所以,碰到了一个难题。第二个,即使有些有品牌,他不做加工贸易,他不做代工,他要有品牌,比如丝绸、服装确实有品牌的,他国际上要出口是二流、三流品牌,他到国内市场人家不认可他们,现在问题是   国际市场国内化,有些市场托关系找门子,比如找到了LV、古奇等,说我保你。我们就认可谁是市场强势,谁在这场博弈中就胜了,这更加突显了品牌的重要性。
    消费者不认可,品牌主体就会缺少一些东西,我们要通过整合的方式来推品牌,但是整合也有它的难处。总之,把事情做好不容易。总之,要得到政府的更加重视,要得到官方媒体的认可,还要在实效上再提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