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暨第七届品牌中国高峰
论坛新闻发布会将于11月18日在北京吴地人家大酒店举行,组委会向
社会各界公布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的筹备情况。届时,年度人物候
选人、企业家代表、媒体领导、品牌中国产业联盟领导、专家、新闻
媒体等150余人将共同出席, 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奥运冠军
罗雪娟、紫光股份总裁李志强等年度人物候选人代表将出席发布会将
发表演讲。
    “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系列评选活动”以“2008,谁为中国赢
得尊敬”为主题,旨在梳理盘点2008年中国品牌事业,推动建立中国
个人品牌行业标准,弘扬表彰2008年对中国品牌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具有重大品牌影响力的年度人物,以及推动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发展
的年度功勋人物。
    此前,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首批推荐候选人名单已向外界公布
,首批50位推荐候选人分属于传媒、官员、科技、企业、体育、社会、
投资、文化、文艺、学者等类别。
    据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介绍,“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
系列评选活动”是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全国行业主流媒体联合主办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品牌中国理事会、中国品牌经理人协会作为战
略合作单位,《中国企业家》、分众传媒、航美传媒、《华夏时报》、
《名牌时报》作为媒体主办, 品牌联盟(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新浪网作为唯一指定网络平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
支持掌上通9588提供短信平台,品牌中国网(www.brandcn.com)为
活动官方网站,楚星国际(企划)集团提供形象设计,200家主流媒
体将关注和支持本次活动。系列评选活动将设置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
物、2008品牌中国 (区域)10大品牌人物、2008品牌中国(行业)
10大品牌人物、2008品牌中国10大品牌专家、 2008品牌中国10大品
牌经理人等系列榜单。同期开展第七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改革开放
30年中国品牌大型展览暨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品牌发展报告》发布
会、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高校系列巡讲活动、《尊敬的力量—2008
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书籍光盘出版等活动。 (张永真)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开展与各界交流活动



    本刊讯
11月5日下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主任
季鸿雁拜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处,进行参观访问。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向陈泽炎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
的“2008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据悉,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两
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成为新形势下闪耀人格魅力,彰显
个人品牌形象的典型活动。对于推动优秀人物脱颖而出,努力营造良
好社会风气,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今年的品牌中国年度
人物评选以“2008,谁为中国赢得尊敬”为主题,是岁末中国年度人
物的一次大盘点。
    王永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作为中国品牌节的支持单位参加以及
常务副会长沈丹阳长期以来对联盟的支持与帮助表示了感谢。同时,
陈泽炎邀请王永参加将于12月4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
据了解,该论坛是中国会展业界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分析会展业发
展形势,研讨会展业存在问题,促进会展业经验交流,推动会展业健
康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宋挺)
    又讯 11月6日,中捷盟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莹、市场总
监吴峰、周景丽一行拜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处,受到了联盟秘书
长王永的热情接待。
    吕莹介绍了中捷盟近8年扎根中国银行卡产业市场,不断开拓进
取的历程。中捷盟推出了中国第一本信用卡大众杂志——《用卡时
代》,为了更好地服务高端持卡人人群,中捷盟还与人民大学合作,
全面负责财经文摘类杂志——《环球工商》的整体运营,通过传媒平
台架起银行、商户及持卡人之间的桥梁,从而能够深入了解银行、持
卡人及商户所构成的生态链,为持卡人、银行及商户提供优质服务。
中捷盟致力于成为银行卡产业里的权威品牌推广机构。
    王永表示,欢迎中捷盟参加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系列活动,并希
望双方将来能够在银行卡品牌推广方面开展密切合作,为客户提供策
划、公关、广告投放、市场调研、信息咨询、CI设计、会议等品牌推
广服务。                                            (孙佳)



    华尔街金融危机现已蔓延至
全球,发展成一场影响范围极广
的全球经济危机。各相关国家的
金融和经济也开始呈现不同程度
的振荡,正在遭受金融风暴的席
卷。在这场国际化的经济危机中
,我国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劳
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下降
。部分企业能否在这次危机中生
存下来,是对企业实力,也是对
企业品牌的考验。对此,记者采
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我国名牌战
略倡导者之一、品牌中国产业联
盟主席艾丰先生和著名营销策划
人、咨询师叶茂中先生。
      企业被迫转型
      寻求品牌突围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
国人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他们在
大把大把地花明天的钱,花未来
十年、几十年以后的钱,其中最
经典地要数“美国老太太和中国
老太太”的住房故事。此次金融
危机中反映问题最多的也正是房
地产泡沫太严重。对此,艾丰表
示,这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
影响会比较久。对中国而言则相
对较轻,因为,我们和西方金融
体系并没完全融合在一起,连带
关系不像欧美那样紧密,而且涉
及的量也不是太大。我们受到金
融危机冲击较大的是出口,这主
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欧美消费者
消费信心下降;二是世界原材料
、油价等上涨,增加了企业成本
;三是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第
四个因素就是汇率的变化,人民
币升值较快。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
有个很迫切的问题就是转变增长
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
式转化成集约式,走一条科学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但长期以来,
企业更重视的是市场信号,而不
是宣传信号,如果粗放方式生产
的产品也能赚钱,他们很可能不
会主动向集约式发展转变。但在
当前状况下,这些企业将不得不
转变,市场正逼迫他们转型。
    一个叫做“微笑曲线”的规
律:某商品有研发、制造、销售
三个环节,获得的利润比例是不
一样的。中间的制造环节最低,
一般占总利润的5%,最高不会超
过10%。利润中间低、 两头高,
就像人微笑时一样。但这条“微
笑曲线”对于部分中国企业来说
却是“苦笑曲线”,因为中国企
业尚处在最低的“制造”位置,
拿着最少的利润。然而众所周知
品牌带来的附加值很高,一件世
界名牌的服装,物质成本只占全
部成本的1/42,其中利润空间巨
大。“所以,无论是提高企业效益还是国家收益,都需要研发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能长期仅收加工费。中国经济必须摆脱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状况。不一定做很多东西,但做每件东西都要比过去更值钱。不要靠造得多,而是要提高附加值。另外,做品牌不能急功近利,一个品牌就像一个人,是逐渐发育起来的,做品牌要有长期思想。”艾丰这样对记者说。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之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遭遇困难的企业中,外向型企业反应明显,在美国经济过热时专心出口、无暇顾及自有品牌的建设,安心做世界工厂的一员,为后来的发展留下潜在的“祸患”。而当企业将目光瞄向国内,以刺激内需拯救自己时,却因为没有创下自己的牌子而举步惟艰。临阵磨枪显然已经来不及。中国企业加速自有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事物都有两面。企业在面临危机的同时,也有大量机遇在招手。著名营销策划人、咨询师叶茂中表示,此次危机也给中国企业创造了大量机遇。企业要在自己的行业中转变思维,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不能泄气,保持信心最重要。”他说。
    此次金融危机对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中国品牌的建设也带来了许多借鉴意义和启示。叶茂中认为,首先,企业要量入为出,不要一味只求规模,要脚塌实地地做好工作。其次,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品牌意识不够完善和深入,国内营销环境复杂,各种概念、炒做往往只有一时的效果,缺乏生命力。因此,中国企业一方面应该强化品牌意识,一方面还要强化甄别能力,不要被流行的概念忽悠。最后,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首先一定是具有赢利能力,并为社会正常纳税,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肩负好自身的社会责任。
    对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品牌如何在这次挑战中有所作为,艾丰再次提出做品牌的“三心”原则:信心,相信中国人一定可以打造出好品牌;决心,做品牌的信念不能轻易动摇;耐心,打造品牌需要时间。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还需要时间。
    一直以来,我们听得最多的
就是“支持民族品牌”,“支持
民族品牌”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
社会的主流消费观念。而要使“
支持民族品牌”成为社会的主流
消费观念,最重要的是在精英阶
层中形成的广泛共识。
    笔者发现“支持民族品牌”
的几乎都是一些精英人士,很少
看到极力主张支持国货的普通人
,在普通老百姓当中,他们更多

的是觉得什么东西合适就买什么
,并)不会特别偏爱“民族品牌
”。但是就对民族品牌的实际支
持力度而言,贡献最大的恰恰是
这些收入有限的普通人,而那些
大声疾呼“支持民族品牌”的“
精英人士”,所消费的民族品牌
往往很少,或者占的比重不高。
    精英阶层支持民族品牌,本
来不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一位
精英人士的优越社会地位,显然

不是非得要靠外国品牌高级轿车,
或者其他外国品牌奢侈品来证明。一位离开外国品牌奢侈品就
不能赢得他人尊敬的“精英人士
”,很难说是一位真正的精英人
士。韩国总统卢武铉曾经倡导使
用韩国国货,如果他当时乘坐现
代汽车,难道全世界会觉得他没
有地位、有失尊严吗?
    有关数据显示,在对外资开
放的28个行业中,21个行业的半

数以上资产都被外资企业控制了
,各个行业内的前5家企业基本
上都是外资企业;近十年来,随
着外国产品与合资品牌涌入中国
市场,接近70%的中国传统品牌消
失了,外资对优秀民族品牌的“
斩首式”并购尤其令人痛心疾首。
    在精英阶层中倡导“支持民
族品牌”的消费观念,促使精英
人士以自觉行动“支持民族品牌
”,进而使“支持民族品牌”成
为社会的主流消费观念,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笔者认为,一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切呼吁支持民族品牌的民族企业家,一切试图通过自己的言论影响社会舆论、倡导积极价值观念的公众人物,都应该成为支持民族品牌的表率!特别是那些大声疾呼“支持民族品牌”的意见领袖,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何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