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农 复星集团品牌发展部总经理
  海外并购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一个内涵,在这个过程中的时候,创新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其实在传统意义上讲,海外并购就是直接购买海外品牌,但怎么做,这是一个大挑战。在复星收购了法国地中海俱乐部这个案例中,我们把整个的体系做成为分享中国发   展的商业模式。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并购案中非常大的特色,而且中国在海外并购的时候面临很多的挑战,其中,海外并购最大的困难还是品牌。应该说我们不缺人、不缺钱、也不缺产品,缺的就是牌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说一个非洲的国家到中国来卖什么东西,估计会很难,我想跟我们出去是一样的。
王 璞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
  每一个成功的并购案,或者海外扩张的案子,都有其关键点、整合点,都留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并购的时候不要老想着以大欺小,老想着控制。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李书福讲了一句话,收购沃尔沃,其实不是收购,是两家公司的一个合作。他把并购、收购谈成了合作。我觉得他是以平等之心,甚至敬仰之心来对待沃尔沃,对他管理、改造或者叫重新整合沃尔沃都是很有帮助的,也让我们倍受启发,这就是心态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弱的时候,我们喜欢用强势一些的词,比如,收购、并购,当我们内心真正强大了,就学会了低调。
  联想集团为什么六年前收购IBM 的PC 板块?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联想集团能够长期以来坚持的一种征求多数人意见,少数人认真讨论,CEO 拍板决策的方式,也就是群策群力。柳传志先生现在
  为什么能够重新走出低谷,又能够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走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更多的人商量,里边包括总裁办,副总裁,也包括二级单位的部门领导,他们充分商量沟通,这跟美国的CEO风格不一样,这是联想的传家宝。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一定要群策群力,多沟通、多商量。
  娃哈哈是逆向思维。中国企业是给国外的全球品牌来做代工的,在中国生产,国外销售。宗庆后反过来,利用他在中国对市场的理解力、消费者的把握能力、对娃哈哈品牌的影响力。他在荷兰牛奶品质比较好的地方去收购、整合生产企业,牛奶的草场、空气、水以及人不作假的品质,都有最好的原料。他把原料弄到中国来,在中国销售。这对中国企业走出海外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吴克忠 优势资本(中国)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总裁
  世界上有很多品牌是中国制造的,但中国制造有很多的缺陷,缺陷是没有市场、没有渠道、没有品牌,但强的地方是质量符合要求,甚至符合世界上高品牌的要求。所以我们接触的一些企业,包括卫浴的企业,他在中国制造,给国外高端品牌制造。现在,中国也悄悄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原来处于中间,一个是往上游发展,中国企业往外收购技术资源;另一个是往下游发展,比如重视渠道和品牌建设。
  三十年来,中国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企业,但很多企业赚了钱却没有形成可持续的价值。因为,它的盈利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可
  增长的。我们现在走出去要考虑的是,无论是收购品牌、收购渠道还是收购技术或者收购资源,无非是收购两个:技术资源是上游,渠道和品牌是下游。无论收购哪个,都要考虑你的盈利是不是能够持续。技术能够持续,就收购技术,如果你没有研发能力和更新能力,你买的技术远远是一时的,而且IT 技术变化这么快,这样的技术就不能形成可持续的盈利。你买了资源,资源能不能延续,你买了品牌,品牌能不能延续,这将决定着你的企业能不能做大做强,否则我们赚了钱丢了家。
杨曦沦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CEO 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品牌架构师
  对于走出去并购的策略,第一,机会非常重要。联想并购IBM,实际上IBM 有品牌有市场, 只不过IBM 想卖。 TCL 并购汤姆逊,是因为汤姆逊没有市场了。第二则是要搞好关系。跟当地的政府、媒体以及资本搞好关系,关系网不搞定不下手。中国最长搞关系,还被法律给约束了。第三个是联想的“以进带出”的模式,你并购国外品牌,你一定要有一个回国过程,联想当初叫并购,现在可以理解为整合。我通过并购IBM 个人电脑,跟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对话,抽出我的文化核心,被应征、被完善,可以成为一个全球的品牌文化体系。
  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基于全球战略的思考。两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实现自我并购,一方是很有名的亚星(音)公司,另外一家是
  仅次于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今年在美国上市,在上市的前期居然和亚星达成了一个合并协议。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实际上有一个价值观,这里边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般人认为的中国企业窝里斗,而这家企业放弃了,成为了世界第一。这告诉我们,并购,不要张开大口拿着钱吃东西,一定是全球思考,通过一次并购案进行全国市场的分工,这个市场也许在国外,也可能是在本土。
  最近研究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财富把全世界欧洲、美国、亚洲、日本的品牌全消费一遍,这意味着在中国的消费体验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消费的生态环境。我希望品牌中国能够把这个生态环境很好的梳理和丰富,结出中国品牌的奇花异果,而不仅仅是参天大树。
白长虹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创始院长
  吉利并购沃尔沃就是要建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并购被认为是建立国际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成败确确实实有很多的影响。刚才王璞讲李书福的态度很好,是为了让并购所获得的品牌真正的落于自己的手中,可以低调一些,可以更多的借鉴以往的经验。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上,大家的疑问并没有被因此消除。因为在国际化过程中有一个规律,就是如何对待跟自己利益忧关的行业,而产品品牌国际感的认知,相当多的来源于他的象征价值。
  当前,品牌国际化扩张另外一个模式叫做内向国际化。在旅游行业,所谓的国际化不是走出去,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借由品牌的力
  量把外部的市场、外部的消费者引过来,引到我们自己的地方。今天这个方式不仅对于旅游行业有效,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很有促进作用的。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09 年我国入境游已经达到1.29 亿的人口,出镜游也达到了 1400 万,加上国内游的17.2 个亿,合在一起,综合性的旅游人口是26.86 亿人口。对于这样一个市场,旅游的人口所带来的品牌机会,包括国际化机会、内向国际化机会、外部传播机会,如何做到国际化,其中1.29 亿的海外旅游人口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好好利用的。